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谜语 成语谜语

扁鹊投石_扁鹊投石原文及翻译

ysladmin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扁鹊投石_扁鹊投石原文及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扁鹊投石”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1.�

扁鹊投石_扁鹊投石原文及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扁鹊投石”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ȵͶʯ

2.小学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读物

3.短篇文言文详解

4.六年级月考会出的文言文

5.《扁鹊玉龙经》是扁鹊写的吗?扁鹊投石的故事

6.扁鹊投石的作品出处

扁鹊投石_扁鹊投石原文及翻译

��ȵͶʯ

       谋 :( 谋划 )原文: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

小学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读物

        已

       今常用义:已经。文中古义:停止;如“除之未必已也”。

       石

       今常用义:石头。文中古义:用来治病的针;如“扁鹊怒而投石曰”。

       左右

       今常用义:左边和右边;支配;文中古义:近侍,近臣;如“左右曰”。 前

       (1)名词,前面;如“君之病,在耳之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1)动词,前进,上前;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使

       (1)动词,让;如“将使耳不聪,目不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2)连词,假使;如“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3)动词,出使;如“《使至塞上》”。

       与

       (1)介词,跟,同;如“君与知之者谋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2)动词,给予;如“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明

       (1)形容词,眼力好;如“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形容词,光明,明亮;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3)形容词,次,下一个;如“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知

       (1)动词,知道,了解;如“与知之者谋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六则》)

       (2)动词,主持,管理;如“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3)动词,领悟;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六则》)

       举

       (1)动词,行动;做;如“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2)动词,推荐,选用;如“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3)动词,举起,抬头;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谋

       (1)动词,谋划,商量;如“君与知之者谋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名词,计谋;如“足智多谋”。 动词用如使动词

       “则君一举而亡国矣”中的动词“亡”是用如使用词,即“使……灭亡” ;该分句可译为 “那么君王的这种做法,是会使秦国灭亡的”。 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使此知秦国之政也” 之前省略主语“君”,即“(君)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该分句可译为“(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

       (2)“而与不知者败之”之前省略主语“君”,即“(君)而与不知者败之”;该分句可译为“君王)却又和不懂治病之事的人败坏了它”。

       2.省略宾语

       (1)“扁鹊请除”之中,动词“除”之后省略宾语“之”,指秦武王生的病,即“扁鹊请除(之)”;该分句可译为“扁鹊看了,请求把它除掉”。

       (2)“君以告扁鹊”之中,介词“以”之后省略宾语“之”,指秦武王左右亲信说的话,即“君以(之)告扁鹊”;该分句可译为“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

       3.省略介词

       (1)“武王示之病”之中,“示之”之后省略介词“以”,即“武王示之(以)病”;该分句可译为“秦武王把自己生病的地方给扁鹊看”。

       (2)“使此知秦国之政也”之中,“使”之后省略介词“以”,即“使(以)此知秦国之政也”;该分句可译为“(君王)假如(用)这种方法管理秦国的政事”。

短篇文言文详解

       1. 语文六年级必考课外文言文

        1、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2、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3、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 错:镶嵌。 ② 纶:钓鱼绳。 ③ 是:正确。

        4、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5、夸父逐日 《山海经》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6、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8、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2. 适合六年级小学生读的文言文有哪些

        比较容易懂的古文有:《论语》《世说新语》《淮南子》《韩非子》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

        六年级古诗文中的千古名句: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8、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9、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0、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3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4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4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4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4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7、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4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5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 六年级上《阅读考级》中的古诗有哪几首

        渔歌子,石灰吟,墨梅,泊船瓜洲,书湖阴光生壁,饮湖上初晴雨后,惠崇春江晓景,题西林壁,夏日绝句=========================================附件一: 常熟市小学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一年级上 1.必背古诗篇目(10首) (1)敕勒歌 (2)江南 (3)古朗月行 (4)咏鹅 (5)悯农(一) (6)忆江南 (7)悯农(二) (8)江上渔者 (9)静夜思 (10)登鹳雀楼 2.选读书目 《365夜儿歌精选》(鲁兵等,少年儿童出版社) 《亲爱的笨笨猪》(杨红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猜猜我有多爱你》(少年儿童出版社) 《爱心树》(少年儿童出版社) 《新补充读本(一上)》 一年级下 1.必背古诗篇目(10首) (1)春夜喜雨 (2)咏柳 (3)赋得古原草送别 (4)鹿柴 (5)早发白帝城 (6)春晓 (7)村居 (8)清明 (9)绝句(两个黄鹂 杜甫) (10)游子吟 2.选读书目 《三毛流浪记(注音版)》(少年儿童出版社) 《孙幼军童话精选——小布头奇遇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洋葱头历险记》(新蕾出版社)、《狐狸列那的故事》(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新补充读本(一下)》 二年级上 1.必背古诗篇目(10首) (1)山行 (2)枫桥夜泊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竹石 (5)四时田园杂兴 (6)乐游原 (7)蜂 (8)塞下曲 (9)浪淘沙(九曲黄海万里沙 刘禹锡)(10)别董大 2.必读书目 《三毛流浪记(注音版)》(少年儿童出版社) 《孙幼军童话精选——小布头奇遇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狐狸列那的故事》(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3.选读书目 《金波童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神奇的钓鱼竿》(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国民间故事(注音版)》(21世纪出版社) 《安徒生童话(彩绘注音版)》(21世纪出版社)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明天出版社) 《新补充读本(二上)》 二年级下 1.必背古诗篇目(10首) (1)江畔独步寻花 (2)望天门山 (3)赠汪伦 (4)望庐山瀑布 (5)送元二使安西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7)芙蓉楼送辛渐 (8)出塞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10)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2.必读书目 《金波童话》(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民间故事(注音版)》(21世纪出版社) 《安徒生童话(彩绘注音版)》(21世纪出版社) 3.选读书目 《小巴掌童话百篇》(张秋生,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成语故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神话故事(注音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克雷洛夫寓言》(江苏少儿出版社)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湖南少儿出版社) 《新补充读本(二下)》附件二: 常熟市小学课外阅读考级书目 一级(三年级上) 1.必背古诗篇目(9首) (1)望洞庭 (2)风 (3)元日 (4)江雪 (5)江南春 (6)池上 (7)小儿垂钓 (8)小池 (9)寻隐者不遇 2.必读书目 《小巴掌童话百篇》(张秋生,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张天翼儿童文学选集——大林和小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克雷洛夫寓言》(江苏少儿出版社) 3.选读书目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郑渊洁,21世纪出版社) 《调皮的日子》(秦文君,春风文艺出版社) 《我们的土壤妈妈》(高士其,湖北少儿出版社) 《海底两万里(青少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新补充读本(三上)》 二级(三年级下) 1.必背古诗篇目(9首) (1)所见(牧童骑黄牛 袁枚)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游园不值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示儿 (7)石梅 (8)湖田 (9)泛尚湖 2.必读书目 《调皮的日子》(秦文君,春风文艺出版社) 《木偶奇遇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海底两万里(青少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3.选读书目 《淘气包马小跳(四个调皮蛋)》(接力出版社) 《寄小读者》(冰心,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国名家经典童话——叶圣陶专集》(同心出版社) 《爱的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长袜子皮皮(美绘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新补充读本(三下)》 三级(四年级上) 1.必背古诗篇目(9首) (1)渔歌子 (2)石灰吟 (3)墨梅 (4)泊船瓜洲 (5)书湖阴先生壁 (6)饮湖上初晴后雨 (7)惠崇春江晓景 (8)题西林壁 (9)夏日绝句 2.必读书目 《寄小读者》(冰心,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国名家经典童话——叶圣陶专集》(同心出版社)、《爱的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选读书目 《小兵张嘎》(湖北少儿出版社) 《苍狼》(金曾豪,湖北少儿出版社2009版) 《小灵通漫游未来(最新版)》(叶永烈,少年儿童出版社) 《三国演义(白话美绘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小飞侠彼得·潘》(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版) 《新补充读本(四上)》 四级(四年级下) 1.必背古诗篇目(9首)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四时田园杂兴(梅子) (3)春日 (4)题临安邸 (5)乡村四月 (6)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7)题常熟 (8)题破山寺后禅院 (9)过海虞 2.必读书目 《小兵张嘎》(湖北少儿出版社) 《三国演义(白话美绘版)》。

4.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课外书籍 有哪些

        罗曼罗兰《名人转》,萧红《呼兰河传》,林海音《城南旧事》,《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小王子》、《堂吉诃德》、《格列佛游记》,《简爱》,泰戈尔《飞鸟集》,冰心《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名人成长故事》、《科学史话》《人间喜剧》《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金蔷薇》《绿野仙踪》,《中华上下五千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十万个为什么》《骆驼样子》《呼啸山庄》《平凡的世界》路遥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基督山伯爵》 作者:大仲马 《教父》 作者:马里奥?普佐 《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 《破碎的四月》 作者:卡达莱 《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美的历程》 作者:李泽厚 《围城》 作者:钱钟书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斯托夫人 《根》 作者:亚历克?黑尔 《生命从明天开始》 作者:心曼 春曼 《活着》 作者: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牛虻》 作者:伏尼契 《呼啸山庄》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拿破仑全传》 作者:刘乐土 《曹禺剧本选》 作者:曹禺。

六年级月考会出的文言文

       1. 求短的文言文要解释快

        匠石运斤原文: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译文源自《庄子·齐物论》:庄子去送葬,途中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有个楚国郢都人捣白土时把一滴泥土溅到了鼻尖上,像苍蝇翅膀一样薄,就去请姓石的工匠替他削掉。

        姓石的工匠挥动一把大板斧呼呼作响,若无其事地随手一斧劈了下去,把那一滴泥点完全削去但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郢都人站着神色不变。宋元君听说了这个事,就把姓石的工匠找来说:'试着给我这样来一下。

       

        '姓石的工匠说:'我以前是能这样削的,虽然如此,但是能让我用斧子劈去鼻尖泥点的人已经死了。自从惠子先生去世,我就没有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作推心置腹谈论的对象了。

        '”一鸣惊人原文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隐。成公贾入谏,王曰:“不榖禁谏者,今子谏,何故?”对曰:“臣非敢谏也,原与君王隐也。”

        王曰:“故不设榖矣?”对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王射之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意也;其不飞,将以长羽翼也;其不鸣,将以览民则也。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

        贾出矣,不榖知之矣。”明日朝,所进者五人,所退者十人。

        群臣大说,荆国之众相贺也。故《诗》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其庄王之谓邪!成公贾之隐也,贤于太宰嚭之说也。太宰嚭之说,听乎夫差而吴国为墟;成公贾之隐,喻乎荆王,而荆国以霸。

        译文:楚庄王继王位三年,不喜欢直言进谏而喜欢隐语。成公贾进谏,庄王说:“我禁止进谏,现在你来进谏是什么缘故?”成公贾回答说:“我不敢来进谏,我是和君王说隐语的。”

        王说:“为什么向我说隐语呢?”回答说:“有只鸟栖息在南方的山上,三年不动不飞不叫,这是什么鸟?”庄王猜度说:“有只鸟停在南方的山上,它三年不动,是用来定自己的志向;它三年不飞,是用来增长翅膀(增强国力);三年不叫,是用来观察治民的法则。这只鸟虽然不飞,飞就要冲天;虽然不叫,叫就要惊人。

        你出去罢,我知道这个隐语的意思了。”第二天上朝,提拔了五个人,贬退了十个人。

        群臣非常高兴,楚国的百姓互相庆贺。所以《诗经》上说:“为什么这么久呢?是要行仁义呀;为什么这么长呢?是要建功业呀。”

        说的就是庄王这样的人吧!成公贾的隐语,比太宰嚭(pǐ)的游说强多了。太宰嚭的游说,夫差听了,导致吴国灭亡;成公贾的隐语,使楚王清醒,楚国因此而称霸天下。

        长安居大不易 原文: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6363462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

        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在弱冠之年名声未起的时候,他去京城游玩,拜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人,才气颇高,戏弄白居易说:“长安什么东西都贵,想‘居’是不容易的。”等到顾况看了白居易诗卷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感慨说:“能做出这样的诗篇,想居天下都不难。

        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 弱冠:指男子20岁, 也称加冠。

        吴:泛指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入木三分王羲之学书 《书断》(唐 张怀瓘) 原文: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

        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

        三十七书《黄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

        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

        (出羊欣《笔阵图》) 译文:晋朝王羲之,字号逸少,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前代人谈论书法的书《笔说》,在他父亲的枕中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我的秘籍?”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看他年少,恐怕不能领悟,告诉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

        羲之跪拜,现在就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发展了。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把书给了他。

        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正在看《用笔诀》,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

        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晋帝时,。

2. 跪求短篇文言文带注释5篇以上

        .文言文阅读:《与姜箴胜门人》 杜门不见一客者,三月矣,留都散也;礼曹冷官,而乞身之人,其冷百倍。

        然生平读书洁身,可对衾影①,即乡曲小儿忌谤相加,无怪也。独念国家所重者人才,君子所惜者名行;今设为风波之世局,令小人得驾为隐阱,而驱局外之人以纳其中,纵不为斯人名行惜,其如国家人才一路何?人才坏而国事坏,国事坏而士大夫身名爵位与之俱坏。

        吁,可惧也!不佞归矣!有屋可居,有田可耕,有书可读,有酒可沽;西过震泽,南过武林,湖山之间,赋诗谈道,差堪自老。谛观年来士大夫风尚,愈趋愈下,鳃鳃②惟异己是除,私人是引。

        楚人为楚人出缺,秦人为秦人营迁,不认官方,不谈才品;目中岂复有君父,而堪以服天下、挽世运乎?足下,讲臣也,朝夕对扬重瞳③,须留一段光明于胸中,即不宜轻发,以逢时忌;而因事陈规,婉词微讽,当有旋转妙用,莫负此千载遭逢也!吾辈口不宜快,而心固不可不热。二疏已上,速去为幸,扁舟已买江上矣。

        (明张鼐《宝日堂初集》) 注:①衾影:《宋史?蔡元定传》:“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后因谓未做亏心之事为 “无愧衾影”或“可对衾影”。

        ②鳃鳃(xǐ):恐惧的样子。③重瞳(tóng):眼内双瞳 ,指天子。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杜门不见一客者 杜:关闭,堵塞 B.纵不为斯人名行惜 纵:纵使,即使 C.差堪自老 差:公务、差使 D.不论官方 方:应守的礼法、准则 2.比较以下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即乡曲小儿忌谤相加 ②即不宜轻发 ③其冷百倍 ④其如国家人才一路何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句子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都散地 留都:旧称迁都后的旧都。 B.今设为风波之世局 风波:风浪 C.谛观年来士大夫风尚 谛观:仔细审视 D.莫负此千载遭逢也 遭逢:机遇机会 4.“独念国家所重者人才,君子所惜者名行”。

        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是想到国家重视的是人才,君子可惜的是名行 B.独自想到国家看重的是人才,君子可惜的是名行 C.独自想到国家看重的是人才,君子爱惜的是名行 D.只是想到国家重视的是人才,君子爱惜的是名行 5.“二疏已上,速去为幸,扁舟已买江上矣”。解决正确的一项是( ) A.已上两道议论时政的奏章,赶快离开京城是上策,已在江边雇了一条扁船了。

        B.已上两道请求去职的奏章,赶快离开京城是万幸,已经在江边雇了一条小船了。 C.已上两道请求去职的奏章,赶快离开京城是上策,已经在江边雇了一条小船了。

        D.已上两道议论时政的奏章,赶快离开京城是万幸,已在江边雇了一条扁船了。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晚明任南京礼部尚书,本已投闲置散,再加上受到魏忠贤阉党的弹劾,更感到“其冷百倍”。

        B.但他自认为饱读诗书,砥砺名节,问心无愧;然而他担心朝纲日坏,自己清名受累,所以决心辞官归隐,终其余年。 C.他很不满当时官场排除异己、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并认为如此选 *** 的官吏不能拘回社会日益崩溃的颓势。

        D.他希望他的学生应利用给皇上当侍讲官的机会,随时讽谏,争取得到重用,要相信自己的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答案: 1.C(大致还可以) 2.D(①即使②就③代词④副词) 3.B(多灾多难) 4.D(关键在“独 念”、“惜”两个词语) 5.C(“疏”为求去之疏,“扁舟”是小船) 6.D(张鼐本心希望学 生相信国家前途光明,并抓住时机,随缘讽谏皇上,以便挽救危亡的局势) 2.王恭从会稽还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

        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⑨。”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

        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

        ④簟(diàn):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

        ⑥领:量词,相当于“条”。⑦荐:草垫。

        ⑧丈人: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⑨长(zhàng)物:多余的东西。

        [文化常识] 古人的坐具。“椅子”是宋朝开始才有的,宋以前都是席地而坐。

        人先跪下,然后臀部搁在脚后跟上。如果上身挺直,这叫“危坐”,成语有“正襟危坐”。

        家庭经济一般的坐在草垫上,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坐在锦缎垫子上。坐垫还有皮制的、竹制的、木制的。

        王恭从会稽带回家的是竹制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卿 ②举 ③谓 ④对 ⑤悉 2.①上文有三个“之”,请依次说明它指代的内容:(A) (B) (C) 3.“可以一领及我”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可以一条跟我的相比吗?②可以把一条送给我吗?③可以让我拿一条吗?④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 4.翻译:既无余席 5.理解:①上文有“恭无言”,请问王恭为什么没话可说?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成语“身无长物”的出典即在上文,这个成语。

3. 短篇文言文 10篇 提两个问题 及解答 翻译注释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翻译以下句子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穿的吃的,只是自己满足自己的罢了。③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于是,精通了六经的主旨要义,他慷慨激昂地立下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的大志。

        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用是什么?此句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点明范仲淹胸怀大志)的作用。三、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哪些?“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参考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原文: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一、解释下面的词语:①处:居住。②芜秽:杂乱不堪。

        ③侯:拜访。④孺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你,你们”的意思。

        ⑤清世志:使世道澄清的志向。清,形容词作动词用。

        志:志向。⑥奇之:认为他与众不同。

        奇,形容词作意动用,以……为奇。二、读这篇短文后的启示:凡事从小起从现在起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这种良好始终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让这种良好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即使是在扫地的时候,也要认真的去扫好每一个角落,就好比是走好我们人生的第一步!参考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一、解释重点词语:1戎:军队 2执勤苦:干辛苦的事 3内:内心 4研: 同"砚" 二、翻译下列句子:1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2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参考译文: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原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

4. 10篇短的文言文,急

        1、扁鹊投石[注]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2、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3、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

        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注释① 错:镶嵌。

        ② 纶:钓鱼绳。 ③ 是:正确。

        4、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

        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

        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

        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5、夸父逐日 《山海经》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6、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

        之。8、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5. 求十篇超简短的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 (2)子固非鱼也( )2、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安知鱼之乐?(3)我知之濠上也.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参考答案l、(1)固然(2)本来2、(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安知/鱼之乐? (3)我知之/濠上也.3、庄子认为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愉悦的心境.是他内心愉悦的外化.二 《不死之药》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1.给加括号字的解释选择正确的一个,填入括号中(因)夺而食之(因为,于是)( ) 可(食)之(吃,食物)(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同"悦",劝说)( )臣(故)食之(原因,所以)( )2.翻译句子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加括号词说明中射之士的意思是_____;而谒者的理解是_______.谒者回答:"可食".谒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而中射之士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中射之士最终能逃过一死,除了他能言善变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哪一点打动了楚王的心,从而放过中射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于是 吃 劝说 所以 2.翻译句子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 有人给楚王献长生不老 的药,传递人拿着药走入宫中. 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 大王杀死一个没有罪的臣子,就证明有人在欺骗大王.7.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加括号词说明中射之士的意思是 中射之仕能吃么;而谒者的理解是这个东西可以吃吗?谒者回答:"可食".谒者的意思是可以给大王吃,而中射之士的理解是中射之士我可以吃.8.中射之士最终能逃过一死,除了他能言善变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哪一点打动了楚王的心,从而放过中射之士? 杀了中射之士 就说明不死药是假的 会被人说成是糊涂的大王容易被人骗 影响自己的威严三《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4、理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答案: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四《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1、解释:①顾 ②悉 ③将 ④诸 ⑤援 2、翻译: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 ;③太祖甚异之 3、理“可观”的意思是什么?答案: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五《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1、解释:①为 ②应声2、翻译: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理杨大年对的对子好在哪里?答案: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六《承宫樵薪苦学》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1、解释:①孤 ②明 ③庐 ④笞2、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答案: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七《桓荣勤学不倦》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吧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1、解释:①初 ②厄 ③嗤 ④应 ⑤及 2、翻译:①而。

《扁鹊玉龙经》是扁鹊写的吗?扁鹊投石的故事

       1. 语文六年级必考课外文言文

        1、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2、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3、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 错:镶嵌。 ② 纶:钓鱼绳。 ③ 是:正确。

        4、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5、夸父逐日 《山海经》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6、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8、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2. 小学六年级必背古文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8.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9.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1.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3.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5.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6.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0.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1.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 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22.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3.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4.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26.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7.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28.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30.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31.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3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33.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34.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35.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柢。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36.逢雪送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37.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8.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39.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40.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41.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42.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43.塞下曲 (其一)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二)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44.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45.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46.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47.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3. 六年级文言文有哪些

        六年级上册

        学弈

        学弈 《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六年级下学期

        矛与盾 《韩非子》

        原文: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

        楚国有一个卖盾和卖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量好了自己脚的尺码,并把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最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 六年级下半学期会学哪些文言文

        人教版的

        《学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5. 第一次月考后的感受六年级作文4oo字

        今天,是我们上XX年级的第一次月考,月考、月考,就是检阅同学们在这一个月中的学习情况.伴着 *** ,监考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来,打开数学试卷,分为几份,发了下去,然后,说:“同学们都拿到试卷了吧,先写上班级、姓名和考号,再进行答卷.”我拿到试卷,先浏览一下,然后开始答卷.直到监考老师说:“收卷!”这两个字,我从试卷上抬起头来.我们六年级的第一次月考第一科结束了.考试过后,鸦雀无声的教室立刻沸腾起来,大家讨论着各题的答案.教室里炸开了锅,大家有的为自己因为题目漏做而惋惜;有的为自己的失误而垂头丧气;有的因为自己做对而激动……这时我们的班主任走进来,说:“第一科已经考完了,大家不要讨论了,如果没有考好,争取在下一科中把分挽救回来.”第二科考语文,由于语文有作文,自己心里总感觉时间有些紧张,恨不得赶紧把前面的题做完,好写作文.一紧张,就难免出错误,等我写完一检查,发现了好几处错误,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才改正过来.下午考英语,伴着音乐的下课 *** ,我们结束了六年级的第一次月考.通过这次考试,我感受很深,我觉得学得比较不错的知识,在试卷上也不觉得透彻,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我以后要把知识学的透彻,不耻下问,还要拓展知识面.还有一个月就要期中考试了,我要做到学习、预习、复习和温习,只要做到这四个“习”,学习成绩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6. 告诉我六年级语文所有的古文~

        《学奕》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

        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

        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

        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

        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翻译

        孔子去东方游学,见两个小孩正在争论,便上前问其缘故。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晨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大得象车盖,到了中午小得如盘盂。难道不是离我们近时大,远时小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时令人感到十分凉爽,中午感觉象是伸进了滚烫的热水中一般热,难道不是近时热,远时凉吗?

        孔子无法判断。两个小孩笑着问:“谁说你智慧渊博了?

        《矛与盾》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

        楚国有着一个卖盾和卖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刺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关尹子教射》

        原文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

        译文

        列子跟关尹子学习射箭,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心。去请教关尹子,说:我学的差不多了吧。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不知道不能算是学会了。”列子回去再练习。过了3年,列子又来向关尹子求教。 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列子说:“知道了。” 关尹子说:“现在可以了。你要牢牢记住,千万不要违背它。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

扁鹊投石的作品出处

       实际上,《玉龙经》并不是扁鹊所作的,它最早出现在元朝由王国瑞借扁鹊神医之名,撰写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后简称《玉龙经》。后来到了明朝杨继洲那里,又被丰富和发展,成为现今所看到的《扁鹊玉龙经》。之所以取名玉龙,因为玉是取天地的精华方可成的,是精妙的事物。而龙则是穷极灵变的灵物,玉龙就是寓意此篇《玉龙经》中针灸的神妙作用。

        《扁鹊玉龙经》自称是由当年春秋战国时的神医扁鹊亲自传授下来的,它涉及了人体的一百二十处穴位,针灸的应对是精妙无比的,经过上千年的流传都没有误差,所以是经得起考验的方法。只要按照《玉龙经》的方法下针,那些腰脊弯曲的人都能被治愈。《扁鹊玉龙经》以诗歌的形式,向人们介绍了常见的杂症的应对措施。其中提到了中风要取囟门、神庭穴、百会穴,鼻塞要取上星穴,头风病要在神庭穴用针刺入五分,至于儿童的慢惊风则可以斜刺印堂穴,难治的偏头正风要先刺率谷穴,再依病症,多痰刺风池穴,非痰饮型则刺合谷穴。还有口眼涡斜的症状,应取地仓穴,右侧 *** 刺右,左边麻痹则刺左侧。偶尔的发音嘶哑,说话不清,不能正常言语,就应该浅刺哑门穴,随后病症就能除去等等。《扁鹊玉龙经》虽说是后人借扁鹊之名而作的,有盗用名气之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给中医的发展带来的一定的贡献。中医在《玉龙经》的指引下,也的确省去了不少功夫。

        扁鹊被后世誉为中医学的开山鼻祖,那自然是有其独到的后人无法企及的贡献之处。扁鹊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开创了中医学上极其重要的望闻问切四大法,为中医全面诊断病情提供了可靠的途径。扁鹊另一个伟大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他实现了铁针取代了砭石的改革。古时候的针灸术早在扁鹊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由于生产力和技术的限制,当时的针使用砭石来代替的,在《左传》、《管子》、《山海经》中均有均有记录。从五十年代开始的诸多历史考古中,出土了很多小型的砭石,佐证了上面的记载。然而当时的医术还不能将针灸术的实际功效完全发挥出来,这是时代的限制,不过到了扁鹊那里,瓶颈终于被打开了。由于铁的冶炼,所以在物质层面上已经不是问题,接下来的就是医者的技术问题。

        扁鹊出生在渤海郡的卢国,姓姬,名缓,众人唤作秦越人。据说年轻时候的秦越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得一医家长桑君的真传,所以秦越人的医学底子就是极为雄厚的。后来四处行医的秦越人不断积累了实际经验,医术突飞猛进。一日他路过虢国,听闻太子病重去世,扁鹊便主动请缨为太子治病。这时扁鹊就是在弟子子阳的协助下,用针灸术以针刺太子三阳五会穴,不多久以为去世的太子居然醒来了,扁鹊也因此被认为能够起死回生。被誉为一代神医的扁鹊,师从长桑君,精通医术,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扁鹊出生于公元前407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扁鹊在民间的声望非常的高,到现在都还有关于他的传说典故。其中,扁鹊投石就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

        扁鹊投石这个典故出自于《战国策》一书中,是一个关于扁鹊与秦武王的故事。当时秦国的国君秦武王生病了,宫里的太医一直无法将他的病根治,秦武王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当秦武王听说扁鹊的医术十分了得后,就派人将扁鹊请到了秦国。扁鹊来到秦国后,秦武王就将自己的病痛告诉了他,扁鹊仔细诊断后,告诉秦武王他的病自己能治。秦武王听后感到十分的开心,认为扁鹊是一名神医。但秦武王的亲信却对秦武王说:您生病的地方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这个位置十分的尴尬。如果扁鹊治疗的不完善的话,您的耳朵就会看不见,您的眼睛也会看不到,这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啊。秦武王听了亲信的话后,觉得十分的有道理,于是就把这番话告诉了扁鹊。

        扁鹊听到秦武王的话后,十分气愤,他将手上的石针摔倒了地上,并对秦武王说:懂得医术的人会谋划治疗的事情,不懂得医术的人却只想着破坏这件事情,假如国君也像这样子管理朝政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是会灭亡的。扁鹊投石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想这方面的专家请教,而不是胡乱听取其他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治理国家时更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扁鹊投石 节奏划分 全文

       文章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而成的一部记载战国时期谋士说客的政治活动和游说言辞的书。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其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如《魏策》中著名的“唐雎劫秦王”,写唐雎在秦廷中挺剑胁逼秦王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类内容,与其说是历史,还不如说是故事。《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就其主流来说,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战国策》还热情讴歌了多位义侠之士的豪情壮举。

       扁鹊投石 医扁鹊①见秦武王②,武王示之③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④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⑤曰:“君与知之⑥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⑦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好了,今天关于“扁鹊投石”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扁鹊投石”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